- 金錢
- 32749
- 威望
- 16692
- 貢獻值
- 11453
- 推廣值
- 0
- 性別
- 男
- 在線時間
- 156 小時
- 最後登錄
- 2023-1-31
- 主題
- 747
- 精華
- 39
- 閱讀權限
- 150
- 註冊時間
- 2012-6-28
- 帖子
- 0
TA的每日心情 | 難過 2016-9-25 07:34 |
---|
簽到天數: 1056 天 [LV.10]以壇為家III - 推廣值
- 0
- 貢獻值
- 11453
- 金錢
- 32749
- 威望
- 16692
- 主題
- 747
|
2012年,抗战剧抢占了中国的电视荧屏,70部电视剧争相打鬼子,并且频曝雷人桥段:徒手撕鬼子、手榴弹炸飞机、发射比子弹还快的绣花针……网友也戏称:有了这些技能抗战还用得着打八年?可是,这些不符合历史常识的奇幻抗战剧又是如何出炉的?谁又乐见它们充斥在电视屏幕呢?
在时下流行的抗日神剧里,神功盖世的“中国人民”玩弄日军如虐杀蚂蚁。一个中国人轻松灭掉成片的日军。不禁让人联想到,美国人拍日军、德军,将其拍得凶猛顽强,而战胜他们的美国人就显得更加英勇无畏。反观“神剧”中日军愚蠢猥琐,无能弱智。抗战居然还能打八年,还能让日军占领半个中国,被他们侵略的中国人该是个什么形象?当我们触摸那些抗战亲历者的回忆。上至领袖将军,下至普通一兵,对此的记忆却是如此辛酸:日军很强大,为了抵抗他们的侵略,中国军民付出了高出对手数倍的惨痛代价。当这些血的回忆被替代成“神剧”中的轻松虐傻。我们不禁要问,抵抗日军侵华而牺牲的先烈,究竟是谁在侮辱你们?
民族主义情绪、尤其是对日情绪始终在华人社会生活语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而这种情绪经过艺术加工,投射到影视剧作品上之后得到升华。“鬼子”从无特指对象到最终成为侵华日军专属名词,在抗战胜利后的68年里,不断有影视作品将侵华日军妖魔化、猥琐化处理,“杀鬼子”成了绝对正义和政治正确的稳胆语汇,本策划的血腥标题正来自某热播剧台词。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持续高涨,抗战影像遭到过度娱乐解读,血腥、暴力、仇恨充斥,偶像来袭、情感纠葛、香艳诱惑,绵延半世纪的影视抗日史,在过度消费民族主义的歧途上一路狂奔,愈行愈远 。
以下为个人观点,上半部分为转载
当年的《亮剑》热播国内,说明了忠于事实本身的影视作品才会被真正的尊敬喜爱
而在美国的抗日影视剧中,对于敌人的描绘非常真实,甚至比实际更为强大。
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国英雄主义的体现,即通过战胜强大对手来衬托自己的英雄形象。
中美剧的差异的 原因在于历史原因,国内政策和观众的品味 |
|